从西门子引进的两台发电机组自德国海运至越南,经滇越铁路到昆明,再由300多人的运输队靠牛拉人推一步步挪移,艰难运达荆棘丛生的厂区。随后,工匠们在西门子工程师的帮助下夜以继日地劳作,连发电机组的轮转也是一片片手工安装而成。
总容量480千瓦的水电站终于在两年后建成。它不仅照亮了昆明的夜空,更开创了引进世界***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先河,成为中国能源史上的一盏“明灯”。让人惊叹的是,***初的西门子发电机组至今仍能运转!
石龙坝是中国的骄傲,也是西门子的骄傲。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西门子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初心历久弥坚。身处当下、回首来路,我们似乎更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可持续发展的征途需要开拓者的坚毅笃行,而科技创新则让这种开拓成为可能。
在全球生态深陷重围的今天,中国坚定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不仅为经济转型设立了目标,也将点燃高质量发展新的引擎,更为全球经济绿色复苏注入新的活力。但要在未来40年内走完发达国家约60年的减排之路,不仅要有攻坚的信心,更要有克难的决心。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之归也。在我看来,由于现代产业链条高度融合,各个环节交叉关联,因此未来真正的碳中和应当是整个产业链都要实现净零排放,而科技创新则将是打造端到端零碳产业链的关键所在。
打造零碳产业链需要先行者
中国人常说,不破不立。实现产业链的碳中和意味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它将深刻影响企业的成功,乃至产业的前途。
对于企业而言,打造零碳产业链既是面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愿景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龙头企业引领,与生态圈伙伴并肩前行。在西门子,我们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嘘声,坚定地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
针对自身的运营,西门子早在《巴黎协定》签署之前,就已成为全球***承诺至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大型工业企业。届时,我们将实现100%使用电动汽车,只拥有或租赁净零排放的建筑,并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在中国,我们已在14个办公园区和制造工厂实施了分布式屋顶光伏系统,并不断加强精益和数字化生产,加速减碳步伐。据估算,通过各项举措,2015至2020年,西门子(含西门子能源)在中国自身运营的碳足迹减少高达80%。
西门子北京院区的分布式屋顶光伏系统接入西门子数字化光伏运维平台,预计能帮助院区在未来25年间减少超过8700吨碳排放。
面向供应链,我们加强对供应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评估,并对供应商实行严格的准入机制。目前,我们已建立起覆盖近9000家在华供应商的减排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提高能源效率、现场发热和供电、购买绿色电力、实施节能流程、优化物流、减少商务出行,以及应用再生/可回收材料等7大领域帮助重点供应商推进绿色转型。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全球供应链减排20%,到2050年达成供应链碳中和。
对于广大客户,我们以先进的节能环保业务组合,帮助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截至2020财年,西门子为各行各业提供的节能环保业务组合已帮助全球客户减少约1.5亿公吨碳排放。
从行业角度看,中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这些行业高度耦合,需要通过供需协同优化,实现整合效率。西门子深耕工业、基础设施、交通和医疗等经济支柱产业,掌握跨行业的技术平台和跨领域的知识经验,是“全盘整合”的技术***。
让我尤为自豪的是,在西门子,可持续发展并未停留在节能减排的一串串数据,而是已融入公司对诚信与正直的坚持、对开放与包容的推动,乃至对社会责任的坚守。这也正是西门子全新“DEGREE”可持续发展框架的内涵:去碳化(Decarbonization)、道德规范(Ethics)、治理(Governance)、资源效率(Resource efficiency)、平等(Equity)和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我们的公司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闻名于世的一句名言是:“我不会为短期利益出卖未来”。携手中国近150年,历经风雨而基业长青,这不仅是我们的成功之道,更是我们的坚定承诺。
科技创新是迈向产业链碳中和的***佳路径
面对无处不在的变化与颠覆,今天的我们似乎已然身处“一个***坏的时代,也是***好的时代”。气候危机或许将比新冠疫情更为致命。但同时,科技创新正释放无限契机,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
从中国国情出发,推动低碳转型有三大抓手:能源生产的清洁化、能源消费的电气化,以及能效的提升。在从供电到用电的全产业链上,数字化技术可实现各个环节的互联互通,赋能企业显著提升“速度、质量、效率和灵活性”,推进有序减碳。
从进程上看,中国将经历“达峰”、“减碳”和“中和”三大阶段。随着减排潜力的挖掘,越往后难度越大。而要冲刺碳中和终点线尤其需要突破性的技术支撑。
实践证明,西门子“数字孪生”结合其他先进技术可使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节省50%的原材料,在制造执行阶段降低40%的能耗。工业边缘计算可提升信息透明度、优化流程,节能达45%。西门子MindSphere平台支持智慧能源管理,可帮助减排20%。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能源领域,我们正与国家电网合作,将上海连民村打造为“智慧能源***村”。西门子本地研发的能源管控平台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光伏、风电、地热、储能以及综合能源供应进行智能管理,并协调供需、优化运行。通过多能互补,连民村能耗预计将减少10%,碳排放预计将减少50%。
西门子与太古可口可乐达成数字化战略合作,共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在食品饮料行业,我们为太古可口可乐量身打造了制造信息系统,并将在两年内推广至其18家工厂的近100条产线。该系统与产线其他系统联动,可实现太古可口可乐所有工厂年节电约1000万千瓦时,减少7500吨碳排放。
在交通领域,深圳地铁4号线使用我们本地定制研发的大数据平台Railigent® on Premise,实现信号系统的状态检测和预防性维护,显著提高能效,节约运营成本,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可用性达100%。
对于未来产业链的碳中和,工业产品碳足迹的精算至关重要。在这一未知的领域,我们已先人一步,在德国安贝格工厂成功试点,并正在成都数字化工厂落地生根。我们通过工业边缘计算,***追踪控制器产品生产过程的碳足迹。针对产品供应链产生的碳排放,我们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加密的信任网络,各级供应商都能将其排放数据连同相关证明可靠共享,并避免数据被篡改。
我相信,这一***的解决方案将使更多企业受益,显著提升产业碳足迹的透明度,释放巨大的减碳潜力。
在这一项项突破的背后,既有我们对创新的热忱,对数字化的追求,更有与生态合作伙伴对于绿色未来共同的憧憬、共同的信念。我想,这一信念的核心便是“科技有为”(Technology with purpose),倾注科技的力量,以今天的奋发有为,共赴明天的万千美好。
产业链碳中和行动方案需量身定制
基于西门子的实践,我们愿与广大中国企业分享在碳中和之路上的心得与经验。
首先,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结成联盟,共创绿色生态。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各方伙伴应凝心聚力,确立清晰的减排目标。
其次,充分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企业碳中和的战略与规划。碳中和之路需要全局思维和长远规划,这并不仅仅关乎技术,还要登高望远,在组织、管理、商业模式及企业文化等方面推动转型。
第三,落实个性化的行动方案,从灯塔项目走向规模化实施。企业需因地制宜,在“高碳”上做减法,在“低碳”上做加法,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迭代优化。
我很高兴告诉大家,就在不久前,西门子已与九牧集团启动战略合作,我们将为九牧实现“2026年碳达峰,2036年碳中和”目标提供路径规划,助其打造全球行业绿色。
诚然,实现碳中和需要政策引导、产业联动、市场发力、技术赋能,乃至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企业尤其需要突破边界、大胆创新,依托全球合作,持之以恒地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对于西门子而言,作为知行合一的零碳先锋,我们将以科技创新和跨领域知识与经验,携手各方伙伴共创绿色生态,赋能打造端到端的零碳产业链,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今天的我们正站在新的起点之上,面临着把一个怎样的地球留给下一代的历史抉择。从2020到2060,光阴无法快进,时间没有倍速。高远之志在上,脚踏实地为先。只有不断出发,才能行稳以致远。只有奋楫争先,才能共创每一天。
(作者系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